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从革命动员到政治传播”—— “中国近现代史与社会问题”学科组成功举办第四场学术论坛
2016-12-23 12:19  

 1222日上午10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与

社会问题”学科组如期举办第四场学术论坛,学术论坛报告人许金华博士,主题是:从革命动员到政治传播: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研究述评,许博士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述评,一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演进历程;二是相关背景分析;三是个人研究述评。

在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方面,许博士将国内外学界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是意识形态说,认为中国是苏联世界革命阴谋的一部分,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界和学界,主要代表是美国的魏特福;其二是社会结构说,海外学界在批判意识形态说的过程中形成,主要代表人物有费正清、史华慈等;其三是资源动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查尔斯·蒂利、台湾的陈永发等,他们核心理念是社会和革命中的参与者是理性行动者,强调国家对地方控制的作用,强调革命的斗争方法,注重基层地方个案研究;其四是政治(革命)传播说,提出中国革命研究不应窄化为“单纯的革命技巧研究”,而仅以革命动员又难全面地揭示农村革命进程和面相。

在相关背景分析中,许博士认为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一切以意识形态为纲,意识形态说占据主要地位属情理之中;而社会结构说,因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结构化,从而社会结构性理论学说的发展也是情理之中;随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乡村社会史研究的发展,史学研究呈现多面相,革命制造说也应运而生,如美国著名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提出“中国中心观”,到中国社会内部去发现历史。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综合社会结构说与革命制造说两种形态,学界提出政治传播理论说,人们试图围绕中共革命运动的过程,纳入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中与革命相关的因素,从而拓宽革命动员的研究视野,实现“结构与事件”的二者结合。

在述评中,许博士认为,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说,关注的是宏大理论、上层政治、宏大叙述。革命制造说,不大追求大理论,注重从地方展开研究,革命动员理论的视野,注重中国农村革命的视域,改宏大理论为实证研究,从上层政治研究转变为基层地方研究,由宏观为微观,以小见大的方式,注意研究中的国家与地方关系的互动等。

    最后,报告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大家反响热烈,纷纷认为,许博士述评到位,功底扎实,受益非浅,希望“中国近现史与社会问题”学科组常办常新。学院党委书记陈付龙教授、副院长陈娇仁副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何克祥博士、卞桂平博士、学生处罗小松博士、马院颜玲博士及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组成员出席报告会。

 

 

 

关闭窗口

版权:南昌工程学院  ICP备案编号:赣1234567  联系电话:0791—82085415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瑶湖校区)教学南楼4楼A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