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动态 >> 正文
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2021-11-05 08:31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着重强调“产业发展”,充分表明,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产业兴则人才兴、产业好则乡村好人民富。充分说明,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总抓手。乡村振兴首要是激活产业发展这一“源头活水”。

完善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制度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完善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是乡村产业发展兴旺提振的“加速器”和重要保证。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龙头,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建立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完善产业体系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进一步细化和落地土地流转、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努力向改革要动力,鼓励农村人口创业回流,让农民增收致富,健全完善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体制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农村社会化现代服务体系,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兴农、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着力推动产业兴农战略,努力推动城乡产业互融发展,不断推动城乡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将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吃上产业发展的长效“定心丸”,走共同富裕之路,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激发乡村产业发展主体农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就在于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主体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释放农民的内在创生力,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汇聚全社会力量,让4亿多农民过上好日子,这不仅是党的执政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乡村产业发展,要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民产业发展意识、产业技能水平,将产业发展个人技能培训同农民扶志、扶智相结合,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发展,从帮贫扶困向“志智双扶”发展,突出产业发展主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应用性、特色性和广泛性,让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发展相关行业的行家里手和致富能手,真正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尝甜头、得实惠、获利润,真正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不断增加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激发农民投身于乡村振兴谋产业发展的热情和驱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不断激活产业发展主体农民的内生活力。

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禀赋和乡村产业发展现代化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充分发挥乡村区域社会文化、历史及其生产要素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予以分类推进,因地制宜,在乡村生态特点和生产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生态禀赋优势以发展乡村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以乡村产业发展“撬动”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谋定而后动,把乡村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相统一,建设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枝,绝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化优势,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使得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优乡村产业结构,将农业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进一步向乡村地区推广,实现科技兴农,牢牢抓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化这一主线,牢牢把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这一总抓手,努力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文章来源:中国报道网

作者简介:程宇昌,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周欣,女,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硕士


关闭窗口

版权:南昌工程学院  ICP备案编号:赣1234567  联系电话:0791—82085415

学院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瑶湖校区)教学南楼4楼A区